本科大学里学的90%知识都用不到。
上大学,只需要弄明白两件事。
第一件事,把专业技能学到80分,努力到90分,磨练到95分。
第二件事,多维度学习,常看看外面的世界,什么有用就学什么。
有用的意思就是:什么能赚钱什么就有用,如果你很高尚,下面的就不用看了。
接下来我会具体讲讲围绕这两件事,里面深层次的逻辑。
首先,大多数人读大学肯定是为了以后找工作工资高些吧。
但我们目前是送走了廉价农民工时代,却迎来了廉价大学生时代。
月薪三千雇不来农民工,却可以招来一个大学生。
那读大学有什么用呢?
先看看数据,2022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而2012年毕业生仅680万。
10年时间,多了将近400万,人数一路飙升,但就业呢?
近两年的经济情况大家有目共睹,从受创最严重的旅游业,到教培、商业实体、电影院、航空业等等,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
大家都没有收入了,或者说收入下降了,那就买不起东西了,这就导致消费严重下滑。
消费骤降的态势又迅速波及到其他行业,导致整个经济下沉。
但有些砖家就会出来说:大学生相对来说还是好就业的,很多企业都喜欢招大学生。
但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因为大学生都是香饽饽,品质绝佳的打工人。
他们业务能力可以不怎么好,但就因为见识少而且头铁。
他们总是充满着激情,为梦想奋斗,愿意付出那些很可能得不到回报的努力。
他们是人才价格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人才,提供了最尖端的人力性价比。
25岁到35岁,人生充满想象力的十年,十年一过,坠落凡尘。
从华为裁掉岁数为35+的员工开始,35就成了被裁员的流行岁数。
中年人的崩溃,从“被裁”开始。
这接近真相的岁数,生生把知天命的50岁提前了15年,让你早一步知道了世界的真相。
所以,形式不容乐观。
我一直认为,只要你有想法,有精力,在事业上就一定要积极开拓其他途径,不要一直打工。
我细数了当年毕业后的同学,至少有30%的人是“不走寻常路”的,他们没有循规蹈矩的上班,但大都混得不错。
在这30%中至少还有一半的人是自己开创事业,为自己赚钱的。
现在进入大学,你还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内卷”极其严重,身在其中才知道有多么绝望。
那怎么才能从其中跳出来,走上一条相对容易、竞争不那么激烈的路呢?
这就需要做到开篇所提到的两件事,归纳起来就八个字:
单向进军,多维成长。
只要你能做到,就能轻松远超同龄人,众人皆醉你独醒。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学里面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如果能学到80分水平,那其他人也差不多能达到这个水平。
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要想在一堆人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就要有下定决心,立地成佛之势,拼命把技能努力学到90分,磨练到95分。
但要达到这种程度,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其中可能还要经历焦虑、痛苦这些情绪。
当然,等你达到这个程度时,生活至少是没问题了,但越想往上就越难,除非是行业顶尖。
因为当你到90分,甚至95分时,虽然你的层级提高了,但现实会立马给你响梆梆的几锤,你会发现这个层级的精英也是挨肩擦膀,水泄不通。
这就是内卷。
当大学本科一抓一大把,他们也渐渐轮为普通劳动力时。
要想让自身更有价值,更值钱,事业更有竞争力,那就继续读吧,接着考研。
现实是很残酷的,慢慢你又会发现,硕士也是一大堆,那就需要更高的学历了,考博、出国留学。
升学如此,职场也一样。
前几年火遍大江南北的996现在也不一定不好了,因为现在你加班一小时,他就敢加班两小时、甚至三小时……
到处都是熬夜冠军。
所以,要想跳出内卷,就需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向其他方向拓展,多维成长。
先举个例来说,对于月薪在5万以上的人群,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属于高级打工者,而且基本都是在一线城市混的,这部分人可能只占总数的10%。
他们每天需要加班加点,熬夜脱发,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但由于长时间工作,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等熬到35岁,大概率就被公司无情赶走。
然后新一轮的高级打工者继续更替,完成他们重蹈覆辙的使命。
当然,其他城市想要达到这个收入的也有,但是凤毛麟角。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那剩余90%的人呢,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有创业的,有跑生意的,有合伙开公司的,有做直播带货的,有做网红的,有做自媒体的,还有很多高级自由职业者。
然后就有人问了,这些人怎么这么厉害?年纪轻轻就已经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了,大学也不教这些内容啊,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他们早就认清了现实,光靠手里那点知识和技能,想早日实现买车买房的理想生活,就是痴心妄想。
所以就开始接触其他领域的知识。
来看个现实的例子吧,我有个堂妹,刚上大学那会儿,就去了一趟泰国曼谷。
我当时问她,怎么想到去泰国玩儿?
她说是陪她一个闺蜜一起去看看刚买的别墅。
她闺蜜是网红,某自媒体平台有上千万粉丝,上大学前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特别有钱,其实上不上大学已经不重要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
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做网红,做直播带货。
而是要在这个最好的年纪去拼命寻找适合自己的一份职业,主业也好,副业也罢。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大学的小小天地里。
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万金油了,谁抹上后都会轻松地找到一份工作,靠它买车买房成家。
年轻时就应该多闯多拼,在最有精力的年纪摆脱同龄人的竞争,跳出内卷。
这就是多维成长。
当一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80分时,他并没有沿着“把技术水平磨练得更好”这条路走,而是换了一种思路。
自己想办法赚钱,创业、做自媒体,甚至于变成自由职业者,当老板,成为投资人。
在多维学习时,如果新领域的成就如果仅是达到80分水平,消耗的精力必定远小于在自身专业领域里面,把分数拼命磨到90分时所消耗的精力。
而且这种多维结合的做法绝对不是1+1等于2那么简单。
它所迸发出的能量,可能会让你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
以此类推,想象一下,如果开辟了第三、第四个领域呢,那就更强大了。
再看看那些创业、开公司、做直播带货的人,他们就是如此。
在自身专业领域里面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开拓思路后,往其他领域发展,多维成长,远远超过了只是依靠打工获得收入的人群。
所以,只需要记住。
要不就一条路走到黑,苦练功力,前期不要在乎投入和回报,做到专业第一,行业顶尖。
要不就多维度发展,开拓思维,用心耕作其他领域,交叉结合,做到财务自由,前途光明。
当选择第二条路时,有人就会问,要怎么才能更好地进入、更快地学习到新领域的东西呢?
当然是找牛人了,和有成之人取经,向他们学习。
他们可以是你认识的某个学长学姐,或者互联网上认识的某位大佬。
但取经之前需要要明白一件事:
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目标明确,而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需要交换的。
想要获得什么,就要先看看自己所拥有的筹码,可以付出什么?
你能花钱?能帮忙跑腿?还是能提供情绪价值……
不管是什么,当你找到适合的筹码时,就可以果断出手交换。
在你交换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地吸收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早已站在高处,把当初那些竞争者远远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