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贸易本币结算:打赢去美元化的第一战

本文首发于4个月前的“大树乡谈2022”(《打赢去美元化的第一战》),登上了商务部主管的《服务外包》七月刊,正式刊登的文稿有调整,现将调整后刊文重发。

图片

以下正文:
帝国并不是永恒的,瓦解帝国的第一张骨牌,往往是帝国亲手推倒的。
全球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
大国最渴望的就是提高本国货币的国际结算水平,中国的需求格外强烈。中国为全球提供了最多的商品,然而这些商品并没有为人民币背书,反而撑起了美元,世界各国只要持有美元就能够购买到中国的商品。
使用美元不但要支付铸币税,承担美元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还要受到美国制裁威胁。俄乌冲突后,美国悍然禁止俄罗斯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这对于一国金融安全是极为巨大的威胁。但凡有选择,任何一个有志向的国家都不想在国际贸易上受制于第三国货币,都希望能够用本国货币购买他国商品、资源、服务,但这需要很多前置条件。
不用美元结算,就是在掘美国霸权的根,必须有足够的底气扛住美国的全面打压,全球有这个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还需要汇率稳定,货币汇率不能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刚到手的钱几天后就大幅贬值,没有任何国家和企业能够接受。在不确定性的压力下,非迫不得已,各国不得不选择美元作为中间货币。
但近几年发生了根本变化,逆全球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下,全球经济陷入困境。美国再次启动美元潮汐,不断加息导致全球美元大规模回流,仅2022年全球海外投资者已净买入美国证券资产1607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45%,各国人人自危。
疫情三年冲击下,很多国家苦苦挣扎,美元持续加息成了压在骆驼背上的一根巨木,彻底砸垮了一些国家。比如去年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破产,今年巴基斯坦也面临破产危机,关键是这些国家美元外汇枯竭,不但无法偿还美元债务,更无力从全球市场购买粮食等必需品。
谁都不想成为美国渡过危机的代价。
俄罗斯积极拥抱中国,带动资源国迅速跟进。
受西方全面制裁压力,俄罗斯不得不大幅提高本币结算在外贸体系中所占比重,而从现实角度,能够充分供应俄罗斯所需商品的,有且只有中国。今年1月,俄罗斯外长表示,俄中之间的贸易额约有一半用两国本币结算,5月24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北京表示“俄罗斯和中国之间70%的跨境结算已经使用本国货币完成”“预计2023年俄中贸易额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
俄罗斯打破了美元惯性,自俄罗斯选择并加速与中国采用本币结算后,所有与俄罗斯存在竞争关系的资源国必然要迅速跟进,这是最简单的市场竞争逻辑,不跟进就很可能损失宝贵的市场份额,跟进还能有效应对必将到来的美元流动性危机。
在这方面拉美国家吃过大亏,更加急迫。3月29日,巴西政府宣布,巴西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使用本币进行贸易,这就意味着哪怕极端情况下,巴西没有美元了,也可以拿着本国的雷亚尔从中国购买到巴西需要的一切商品,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美联储大幅加息可能对巴西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中国不仅是全球屈指可数不畏惧美国军事威胁的国家,更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最大的资源进口国、最大的单一市场,人民币一贯币值稳定,更重要的是,历史反复证明,中国更有信用,通过自我改革和自我发展来解决本国问题,不会转嫁本国矛盾于外国,不会牺牲他国合法利益来谋求自身发展。
这对于资源国来说更加重要,目前同中国达成本币结算、人民币结算又或者以物易物的国家,大部分是资源国,比如俄罗斯、沙特、伊朗、巴西、阿根廷、东南亚、中亚等国。
由于人民币币值更稳定,能够从中国购买到几乎所有需要的商品、技术和服务,企业在交易的时候一定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也就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以人民币为核心、多国货币嵌套的去美元化结算区。
只要能拿到人民币,就算中国无法提供,还可以从其他国家买到。比如石油能源,可以从中东、中亚国家购买;又比如农产品,可以从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全球粮食出口大国购买。
原本世界各国只是推测人民币或许能够挑起这项重担,就事关重大,各国都比较谨慎。然而,美国制裁俄罗斯一年多,俄罗斯经济基本保持稳定,让全世界彻底明白了,美国制裁不是万能的。
与资源国的合作至关重要。
虽然跟中国达成本币或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贸易额并不大,比如有代表性的俄罗斯、沙特、巴西3国,2022年中国与这3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总额4778.01亿美元,仅占中国2022年对外贸易总额(63200.45亿美元)的7.56%。
但不能只看数值,就如GDP一定要看构成一样。中国、俄罗斯、沙特、巴西4国,加在一起形成了从能源原料到产品制造、销售、使用的完整经济循环,需要的一切都能找到替代品,在全球局势动荡的情况下,能源、粮食、原材料、工业制成品,这才是硬通货。
再加上与中国达成各种结算协议的国家,一个去美元的小循环就形成了,虽然麻烦但起码能运转。接下来,这个小循环扩大的速度必将越来越快,尤其是拉美地区,必将有更多国家与中国达成本币甚至是人民币结算协议。就好像1948年3月国民党还在发动进攻,然而到了9月三大战役打响,很快看似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
本币结算,不必担心中国利益受损。
天下苦美元久矣,谁都不希望美元之后又被其他货币制约。
这就是中国“欲得先舍,欲取先予”的智慧,不强求其他国家一定用人民币结算,而是使用双方本币结算,这不仅是对其他国家的尊重,更意味着人民币为其他国家货币提供了支撑,中国也能从中获得很多收益。
获得了更大战略主动。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不得不武力统一,必须考虑如何应对美国可能挥舞的制裁大棒,但有这么多国家以中国为中心建立了小循环,短期内艰难一些,但很快就能够形成新的秩序,这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有一个天然的难点在于中国是全球最大顺差国,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手里的人民币严重不足,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通过本币结算,就算其他国家手里没有人民币,也可以正常交易。
扩大出口,刺激经济。俄罗斯、沙特、巴西在与中国贸易中都是顺差国,这些国家获得更多人民币,必然要想办法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
有顾虑的或许是,这些国家币值不稳定,一旦大幅贬值怎么办?
不必担心,这已经在协议框架里面了。以巴西为例,巴西是中国第二大逆差国,2022年中国对巴西贸易逆差为3156亿元,中国从巴西主要购买的就是矿物、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签的是长期协议,由于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基本保持稳定,如果雷亚尔大幅贬值,必然意味着1元人民币能够换更多雷亚尔,也就意味着从人民币角度,巴西的矿物、农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
就算雷亚尔贬值,中国手里持有的雷亚尔价值受损,但我们可以从大宗商品进口上弥补,何况各国一定会想办法稳定汇率,毕竟但凡有办法,谁愿意自己本国的货币跟坐山车一样呢?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同中国达成去美元的货币结算协议,意味着生产国与资源国联系更加紧密,不断挤压欧美为代表的消费国货币的全球份额,一个更加重视生产国与消费国利益的新贸易体系正在形成,这恰恰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另一种演绎。
人民币突围太难,但联合更多资源国,帮助其他国家货币提高国际货币支付比例,何尝不是在帮我们自己?
助人者,人恒助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