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李思涯《胡应麟文学思想研究》序

蒋寅|李思涯《胡应麟文学思想研究》序

千帆先生不给学生的博士论文作序,只有曹虹师姐的《阳湖文派研究》是个例外。我也不给自己指导的博士论文撰序。导师与有学术责任,王婆卖瓜,说甜是自夸,好坏还是由学界公断罢。思涯的博士论文不是我指导,不在程限之内,可以写几句感言。不只谈研究的内容,也聊记师生之缘之谊。

2002年,文学所各专业硕士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及格者很少,研究生院转来一批调剂试卷,系里嘱我负责筛选,我挑出若干考分高、年纪轻的考生复试。笔试是一段涉及清初唐宋诗之争的文字和卞之琳《断章》的分析,各专业通用。原分别投考现代文学、文学理论专业的李思涯和张广绍,最终被我录取,研究方向是中国诗学。面试时,思涯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真率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在课堂上他也是发言最踊跃的,总能提供出于自己思考的不同看法,我很欣赏。这是做学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任何时候都坚持独立思考,不轻易接受成说。

我指导硕士生,通常都选一两种书带他们读,一周半天,诸生轮流讲读。那些年我还不像现在这么忙,师生的接触比较频繁,关系也很亲密,三年下来,亦师亦友。思涯给我的印象是为人正直,性格爽朗,反应敏捷,思维清晰,同时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考虑到他夙有志于研究现代文学,硕士论文就建议他研究中国诗学言说方式的现代转型。这是个涉及近代文化史、文学史、翻译史、出版史和中外学术交流史多个学术领域的课题,很难下手。他多方搜集资料,最后写出一篇六万多字的论文,虽还不能说很全面、深入,但已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做了有见地的阐述。通过论文写作,也掌握了处理文献的方法,培养了初步的研究能力。随后他考入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其间修习不同学科的课程,受到多位名师的熏陶。陈国球教授细致绵密的工作作风、陈建华教授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都给他很大的影响。他寄给我看的几篇课程作业,无不有见解有新意,足见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士别三日,真当刮目相看,我深为他的成长和进步而欣慰。

这部《胡应麟文学思想研究》是思涯的博士论文,在陈国球教授指导下完成。国球先生是胡应麟研究的开拓者,在1986年就出版了《胡应麟诗学研究》,对胡应麟与明代格调派的诗学作了很好的阐释。但胡应麟作为继杨慎、王世贞、焦竑之后明代最渊博的文人,从思想史和文学史的角度看,仍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作为学者,胡应麟如何看待经术与文学、博学与辞章的关系?作为正统文人,胡应麟如何对待戏曲、小说等通俗文艺?作为诗人,胡应麟如何认识文章写作?作为格调派的一员,胡应麟如何理解和把握“格调”概念?身兼学者、作家和批评家,胡应麟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出现于明代晚期的胡应麟的文学思想,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这些问题,正是需要思涯研究并思考的。在这部论著中,他不仅一一回答了上述问题,而且回答得非常好。精致的梳理和分析,显出良好的学术训练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明代中期以降士大夫群体在经术和辞章上的分化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学术思想、文学思想问题,从明代学术与文学的互动来阐述胡应麟文学思想的渊源、特征和丰富内涵,提纲挈领,立意广大。不仅于胡应麟研究发覆良多,对文学史上的一些传统命题也有独到的剖析和开掘。其思考的穿透性及所带来理论启示,意义已远远超出胡应麟研究的范围。

但思涯并不以此为满足,在做博士后研究期间,继续扩充修订这部论文。经过几年的磨砻,思路更加完密,细节也有所充实。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胡应麟文学思想研究》,已是一部论述详赡、新见迭出的学术专著。书中提出的明代中叶学术与文学的分途,我认为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我们把握和理解明代思想、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书中各章节的论述也足以充实文学思想史、批评史和学术史的论述,为学术界所采信。

胡应麟是明代后期学术史、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少室山房笔丛》是明代少有的内容丰富、学识渊博的笔记;而《诗薮》更是明代数一数二的淹贯古今、见识不凡的诗话。近年有关胡应麟研究的专著已出版了两种,但对胡应麟诗歌史论、诗歌批评方面的研究仍不多见。我一向觉得,《诗薮》是格调派诗学的集大成著作,明前后七子辈对古、唐诗的用心揣摩,成果主要凝聚在《诗薮》中。胡应麟见识的通达,使他并不像同时代许多诗家那样,囿于唐诗一途,他也留意宋元及当代诗歌,上下古今,不乏心得。他的许多论断都影响到后人的看法,首当其冲的便是许学夷《诗源辩体》。

当年我带思涯他们读《诗源辩体》,曾提到这一点,并深以《诗薮》无人笺注为憾。后来思涯告诉我,他跟从陈国球教授做《诗薮》笺注,让我很高兴。这项工作将为研究胡应麟的诗歌批评提供很大的便利。事实上,思涯在笺注过程中,广泛参阅明代诗学文献,已对胡应麟与明代唐诗学不断形成新的认识,陆续写出《王维七律的历史论述》、《高于盛唐的尴尬——明代复古派对杜诗的态度》等论文。看得出他的学术视野在不断扩展,对古典诗学的见识在逐渐深化。一个学者的知识和判断力正是这样形成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的专精,都涉及许多相关知识,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又引发新的问题,新的研究,就像投石于水,波纹一圈圈扩大。

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学也无涯,以有涯追无涯,岂不殆哉?然而孔子又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学者,苟能以学启其思,更以思运其学,则有涯即是无涯,无涯亦可有涯。偶读袁枚《与杨生书》,“仆如生年时,绝不如生;然则生如仆年时,岂止胜仆也?”大概古今为师者,深心无不存此冀望。值思涯第一部专著行将授梓,欣悦之余,走笔为述所感。思涯勉旃。

2012年2月25日于岭南大学

(对本书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李思涯的公众号“斯文在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e路狂飙e路狂飙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公众号:巧合 ,享94充100元话费,188充200元话费。电费、话费、油卡折扣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