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顾你最近的时间花费,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很长时间没有看完一本书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没有时间读书」呢?
其实未必如此。我统计了自己每天手机屏幕点亮的时间,发现最少是4小时,多的时候是8小时,平均下来每天有6小时的手机屏幕点亮时间。这些时间中,只要挪出30分钟,坚持每天去做,就能有足够的时间读书。
但是我们为何没有这样做呢?反而听任时间在手机上一天天流逝呢?我想到一种感觉,就是「willpower」。怎么翻译,是意志力吗?其实我更愿意称之为「意愿力」,就是自己愿意做一件事情的程度。
有时候,如果加班较晚到家,虽然会在睡前花30-60分钟刷刷手机,但是却缺乏willpower去读一本书。这是客观现实,也不必与之对抗。这说明一件事,其实时间是不均等的。有一些时间,属于willpower特别弱的时间,这些时间最好的分配方式就是休息,无论是冥想、打盹儿、睡觉,都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它来刷手机打发时间,这是需要去反思和警惕的。
这也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每天的willpower是极为有限的资源,我们需要在willpower比较充足的时候,去做那些高价值的事情,比如写作、阅读、策划等等,因为这些事情会对未来的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更多价值。相比于能产生未来价值的举动,我们平日所花的很多时间,只对很近的现在产生影响,比如开的很多同步会、协调会等等。
其实同步信息的会议,用效率软件、文件等,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而协调会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比如一件事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或者有多方在管理。解决结构性问题,需要做的是调整结构,而不是一点点打补丁。
如果我们能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些方面的时间花费就可以大大减少,而且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也提醒我们,正视真正的问题,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去真正解决问题,是最省时间的。而这样做的客观结果,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用充足的willpower,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团队和公司有更好的未来。这才是正途。
从这个角度出发,每天研究自己的时间花费,找到高价值的问题,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高价值的问题,能产生最好的效果。这对于个人、团队和公司,都是最有利的。
有位辉友分享了自己每天的晨间模式:
现在的生活已经形成了非常自洽的秩序。每天四五点醒来,看书一小时左右,六点瑜伽冥想早课,七点半结束开启美好与能量并存的一天。内心宁静,头脑清醒。对人生充满信心。
我回复到:「这是我所期待的状态」。
当我们能高效解决问题,我们便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因为有willpower的结余,所以这些时间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起来,用它来阅读、写作、洞察和规划。这样的人生,会逐渐产生幸福的结果,而不是空忙碌一场,到最后一脸委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