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而言,堪比核弹的防身“武器”

如果碰到不公、被欺负、无赖,该怎么办?
忍气吞声、退一步海阔天空?行匹夫之勇,用拳头和武力捍卫?又或者尝试动用舆论力量,拉横幅、发小作文?
上面这些不是不行,但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其实对普通人来说,最有力的武器恰恰是很多人不相信、抗拒的,那就是法律武器、走法律途径
小镇曾从事过一段时间来信来访工作,大学的时候也曾组织同学到北京某地进行调研,还被查了身份证和学生证,非常理解有冤难伸的无助,非常值得同情。从事来信来访的工作人员经常劝走法律途径,但往往被误解为“官官相护”,其实真不是这样,在过去法制尚不健全的时候,走法律途径并不容易,但到了今天,法律诉讼真的很好用。
最近小镇跟一位在劳动关系领域比较有名的律师朋友有所交流,他专门做相对高收入群体的劳动仲裁和诉讼业务,据他说别看好多来找他的学历挺高、收入更是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但一说打官司还是发怵,很容易被公司几句话就忽悠的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可惜。
他说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经营困难,劳动仲裁较过去有所偏向企业,但也不过是从过去“91分”变成“82分”,劳动仲裁和诉讼仍然是高度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不过在具体赔偿裁量上会对企业有所放松。
中国人的传统是息诉,认为讼狱一体,把打官司跟负面联系起来,非常避讳,能不走法律途径就不走,哪怕自己吃点亏。然而等真的必须走法律途径了,又因为很多错误认知,觉得自己明明占理,法院却不支持,于是就认为偏帮有钱有权人。
不能说这种情况一定没有,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终身负责制,再加上公检法互相嵌套的监督体系,司法工作者真没必要这么做,只是在具体实操上,如果当事人法律知识和实操不足,会使用一些技巧,这确实有。
小镇一直认为,对普通人而言,没有什么比法律途径更有用的武器了。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
之前有地方朋友因为买房的事跟开发商产生了纠纷,无论怎么说开发商都不理会,就找到了小镇,原本是希望看看小镇能不能找当地领导递个话,不过小镇听完后给了完全不同的建议“这事找啥关系啊,去找个律师,让律师去说”。
一开始这位朋友还有些犹豫,在小镇劝说下同意尝试下,小镇也找了一名律师,研究了相关法律和合同,然后由律师给开发商打电话,声明律师身份,然后就讲法律规定、预估诉讼结果以及如果诉讼开发商将会承担的额外成本等等,总之就是以律师的专业身份明确告诉对方,如果调解不成,那就走司法途径,开发商可以试试,反正律师函已经准备好了。
最终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当然一方面是因为这事从法律上就应该这么办,但另一方面也利用了中国人普遍的避讳打官司的心理,开发商一听没必要惹这麻烦,息事宁人。
第二个例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拼多多的“退款不退货”?
拼多多这个平台过于偏向消费者,对平台商家尤其中小商家极为苛刻,也就导致出现了极为猖獗的恶意“退款不退货”,有些地方出现了特别集中的情况,还有的消费者上来就威胁商家打钱,说就算发货也是“退款不退货”,到时候商家不仅损失商品,还得承担运费,有吃个差评,就不如乖乖交钱。
这不就是抢劫吗?
但由于拼多多平台对消费者的过度偏袒,这种“抢劫”越发猖獗,也就出现了小商家抱团集体攻击拼多多自营店铺,大量下单后直接“退款不退货”,拼多多福利社上线仅4小时就被迫下架,以至于一众大牌纷纷声明自己与平台没有任何关系,不是拼多多旗下自营店铺。
拼多多不可能放弃“退款不退货”的模式,这是平台有别于其他电商平台的命脉,而对很多商家来说,做拼多多也确实能赚钱,也不可能真的不干了,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很重要了。

图片

小镇给的药方还是走法律途径,不要怕麻烦,稳赢的官司怕啥,而且再次强调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忌讳打官司的心理,那些敢赤裸裸“抢劫”的显然是特别利己的人,这种人会更考虑利弊得失,如果面对要吃官司、而且极大概率败诉的风险,到时候主动同商家协商解决的反而是这些“抢劫者”。
根本不值得跟平台和这些“抢劫者”动气,更没必要废话,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多宝贵啊,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除了合法权益不额外主张其他权益,直接做好电子证据固定(可使用“权利卫士”等工具,特别建议所有的劳动者都有日常固定关键证据的习惯,这个等谈劳动保护的时候再展开),直接通知走法律途径就行了,有啥事跟律师谈。
平台多半会来找,不用跟平台诉委屈,更没必要动气,平台很清楚怎么回事,直接说自己的合理合法诉求就行,接下来急的是这些“抢劫者”和平台客服。
所以怕啥呢?攒一攒一波走,反正基本必赢的官司,赢了以后所有的诉讼成本都是对方承担,律师也很轻松,格式文件改几个地方罢了,店家都可以自己来改,还能节约律师费。
现在已经出现了专门打这类“退款不退货”官司的律师,虽然每一单收益不高,但是轻松简单又稳赢啊,甚至都不需要开庭。
还有个不走这种简单方式的例子,小镇爱人之前趁着百亿补贴从拼多多买了一个拖地机器人,这是她第一次使用拼多多平台,当时商家承诺赠送的清洁耗材一直没到,小镇爱人就跟店家沟通,结果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甚至从文字沟通发展到直接打电话来开骂,把小镇爱人都给气哭了。
小镇心想何必呢,这事儿小镇很清楚,绝大多数客服都是外包的,他们没啥权限,一天接到特别多的投诉,负面压力很大,北京还是“退款不退货”的几个集中地区,所以客服往往会有就是来要钱的想法,说得多了就吵起来了。
小镇就说让小镇来,给对方回了个电话,谈了谈对方人身攻击的法律责任问题,强调商品销售承诺的赠送品属于要约行为,赠送品确实没收到,让对方自己去核实,不接受继续谩骂和骚扰,否则就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十来分钟后,对方就来电话了,说查了下确实没发货,马上安排顺丰补发,明天就到,轻松解决。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打官司,一是对法律有畏难,不信任,还担心事情闹大不好收场;二是担心成本太高,需要花很多时间、折腾很多东西,也就有了本能的畏惧。
其实打官司在现代社会稀松平常,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人早晚要跟法律打交道,走法律途径、打官司确实是一件专业的事,有学习成本。
但如果平时不去学习,不去了解法律和打官司,等事到临头需要动用法律武器了,那得多吃亏?
一定要早点明白“打官司花不了多少钱”“打官司不丢人”“律师不是吃人的魔鬼”“法律武器真的比找关系有用(前提是符合法律规定)”等等道理,甚至在平时碰到合适的机会,还要主动去打官司,这何尝不是学习一项宝贵的人生技能?
赢了更好,输了也能涨经验,稳赚不赔。
而且现在很多小官司,比如有人欠钱不还,都不用跑到对方所在的城市立案,网上就可以立,如果金额不大,大概率调解结束,又或者最多走到一审,可以去找律师(注意辨别,确实有一些律师非常无良),但无论是否找律师,一定要自己先去学习法律规定和相似判例,后者去“裁判文书网”查就行,懂得多了,也能有效防止被律师坑。

图片

毕竟自己专业了,才能识别对方是否专业、是不是在坑人,碰到好的律师可以长期保持联系,有啥事也方便,这也是必要的资源储备了。
可能有人会说,相信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打官司,也就不想去学习。
这么想可就大错特错了,就算真这么自信一辈子不打官司,可一辈子总会遇到与他人进行合作吧?只要跟人打交道,就必然涉及权利、义务和责任问题,比如签的各种合同,是不是看起来就头大?
实际上,对律师来说,最需要法律服务的根本不是诉讼、打官司,而是非诉讼业务,也就是律师接受委托,为当事人处理不跟法院、仲裁委员会发生关联的法律事务,比如化解纠纷、处理合同协议相关事情、一些商务调查等等,就像做生意要签合同,自己左看右看不踏实,让律师看看就安心了。
具体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现实中有很多事,懂法律、走法律途径,真的是高效轻松又快乐,一般人碰到动辄法条在嘴边的,气势立刻就弱了,如果再能通过律师去说话,那就更轻松了。
就算走法律途径败诉也不打紧,学到知识了啊,有些事是否亲身经历过真的不一样,有这一次经验后,下次再用法律武器的时候,就有底气多了。
包括对待网暴,法律武器也很有用。如果是小镇遭遇,又想较真,那就抓住暴露真实身份、挑头的网暴者,找律师发律师函,一旦网暴者知道乱说话要承担吃官司的风险,也就知道好好说话了,就算不知道真实身份也无所谓,无非麻烦点,走法律途径,要求平台提供账号ID的真实身份信息,倒要看看网络是不是法外之地。
如果大家对法律感兴趣,小镇之后会更多分享一些,在立法、用法和使用法律保护自身方面,小镇还是挺有经验的,有些东西如果在线下,一般小镇也不会轻易讲,说一句听到就是赚到,还真不是自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