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人民战争,剿灭妖魔鬼怪

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施行,7月31日国家安全部首次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并于8月1日发出第一篇公众号文章,文章题目为《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呼吁民众参与全面反间谍。

图片

这题目起得太好了,“反间防谍”更是精准。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反间计”,就是要识破对手用“间”,进而利用对手的阴谋诡计进行反击,而“谍”指的是刺探情报,比如“谍探”。
“间”和“谍”是两个词,针对外部势力派出专业人员刺探情报的“谍”,当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防范,强化涉密单位和人员管理,重点是防,这里面有很多故事,每年也公布了很多案例,一般民众很难参与,能够保持警惕,发现行动异常人员及时报警即可,举报电话是“12339”。
图片
真正需要也只能依靠全民的,是“反间”
所谓“间”就是造谣传谣、煽动矛盾、制造对立,把舆论搞得乱糟糟的,这已经成为当前用“间”的主要形式,甚至AI工具最高效的用途,恰恰是这方面,以前还需要人为操作,现在直接AI机器,24小时无休,一个AI可以同时冒充几万甚至几十万“活人”,防不胜防。(参考《一定要将战线推到西方世界的腹地》)
近的比如北方的洪灾,昨天小镇在《“最大洪水”来袭,从哪来?怎么办?》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那些谣言恶意制造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矛盾,强烈建议对这些造谣传谣的进行标记,顺藤摸瓜,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杀一儆百。
但这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舆论场越加混乱,打开网络,性别、地域、劳资、夫妻、师生等等一切都被对立了,感觉这个世界好昏暗,但离开网络,还是艳阳高照。
现实与网络的割裂一点都不奇怪,核心就在于这个“间”字,网络大大降低了用“间”的难度和成本,尤其AI技术的进步,就连人力成本都可以大幅削减,带节奏的难度远比AI客服简单的多。
经常发生一件非常小的事件,莫名其妙就成了全国关注的热门事件,甚至搞得全球皆闻
典型的如去年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在全球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俄乌冲突,这也证明了中国的影响力。打人当然是违法犯罪,但至于到全球关注甚至因此质疑国内治安的程度吗?甚至还有谣言,说受伤女子已经被“灭口”了,多么荒唐。
图片
客观的说,这种程度的暴力事件,就能让全国网络震惊,恰恰说明中国治安之好,以至于这种程度就无法忍受、觉得是旷世奇闻。小镇80后出生,还算有些经历,唐山这事别说放在上世纪90年代,就算放在本世纪前10年,地方小报都懒得说,最多在场的人讨论几天。
一方面是中国治安飞速提升,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国力飞速提升。
当国家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舆论场尤其网络反而干净。小镇第一次上网大概是1998年,2001年有了自己的电脑,那时候还得拨号上网,一不小心月底老爸就得看着电话费心疼。
那个时候的网络说“外国的月亮圆”的特别多,就连日本1986年就有了“八八舰队”,那时候的力量对比令人绝望。
对普通人来说,出国去国外洗盘子,比在国内当教授收入还高几十倍,这么大的物质差距,精神信仰就很脆弱了。
然而那时的网络,没啥抹黑、攻击国内的声音,对国内的问题要客观的多,网友之间都挺信任,唯一的“坏人”就是病毒,有很多人结识了一辈子的网友,在聊天室聊几句就可以交换QQ成为朋友。
真的可以认真在网络上讨论一些事,小镇记忆比较深刻的是2002年左右,在某军事网站等待网名“刀口”的更新,当时有不少人怀疑是“局座”张召忠。
那时候的网络“杠精”很多,但杠的是道理而不是情绪。
现在呢?还有好好说话的空间吗?才说几句就要进行人身攻击,戴高帽、上纲上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闭嘴,明哲保身,网络上好东西仍然很多,但想要获取却比当年信息匮乏的时候难得多。
小镇上网20多年了,兴趣也比较广泛,很多网站、论坛都是相对比较早的一批用户,更早期的BBS不多说了,即使次世代的A站、B站,小镇也是十几年的老会员了,见证了20多年网络的是是非非、风吹草动。
图片

B站:仅靠偶尔登录的积分,快升到最高的六级

在小镇的主观感受里,中国网络舆论的恶化,似乎没有过程,一瞬间就变味了,感觉大概就是从2012年左右开始,在2011年的11月,某大国的亚太新战略出台。
在这之后,什么负面消息都能莫名其妙的被热炒,被反反复复的恶意解读,甚至形成了“这国怎?气抖冷,我陷思,定体问”的套路,就说最近刀郎的歌大火,有很多解读,说刀郎如何如何勇敢。
小镇也听了,只觉得这确实是一首骂人的好歌,能够在骂人酣畅淋漓的同时还能比较好听,很厉害,但要说揭破了什么、多么勇敢,有些过了,甚至是借题发挥。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络上开始流行有话不直说,非得拐弯抹角让人猜,把事情掰碎了好好说都未必能准确传递意思,这么不好好说话信息怎能不扭曲?就针对刀郎歌里唱的、解读的那些,对小镇这类经历过几乎完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来说,算啥啊。
经历太少就容易被带节奏,更容易对当前过于悲观。
拉开时间轴,我们发展速度太快了。小镇小的时候,家里炒个山药就能让邻居羡慕,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过生日因为可以买生日蛋糕,大家期待过年是因为可以吃到大鱼大肉。
现在呢?
相比过去,现在遇到的困难、问题、危机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古老的“间”加上现代的网络,杀伤力太大了,过去说不知道网络背后是人是狗,现在可能连生物都不是,真就是“鬼(AI)”。
就说前不久瓦格纳集团,铺天盖地的舆论,好像俄罗斯马上就要完了,结果呢?那些煽动舆论的声音怎么就突然爆发、瞬间平息?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某些势力对中国太了解了。
其实大多数信息是摆在台面上的,但只有真正理解一国文化、制度、机制的人才能尽可能准确的解读,就像解读政策,如果没有常年跟体制、政策打交道,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何况跨国、跨文化。昨天的上午的会议,事先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猜测,就属于不了解的表现。
说到这,发散一下,学术领域真的要想办法推出一大批自己的中文优秀期刊了,要逐步引导发中文而不是英文期刊,尤其文科类。
其实理工科发英文期刊还好,毕竟科研本就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论文的内容放在那里,想要复现也没那么容易,总会藏一手、几手,而且技术想要变为产业,离不开整个体系的支撑。
更大的问题在于文科,现在对高校教职的要求还是以发英文文章作为核心,没有文章就没有饭碗,这不就成了要求一群智商远高于常人的精英,去把公开的情报分析给外人看?还省了翻译了。
现实世界里,“谍”没那么重要,007也仅存在于电影里,现实中最主要的情报工作就是搜集、分析公开信息,更何况国家强大了,有时候还要主动露露肌肉,就算看到了又怎样?复制的了吗?

图片

相比之下,“间”的危害就大得多了。
比如这几年对“清北”的恶意抹黑,渲染所谓的“人才外流”,包括小镇的留言区也经常有人担忧的询问,这就是典型的制造对立,事实上包括清北在内,回国比例一直在持续提升,留学回国人数占同期出国留学人数比例早已超过八成,2020年83.61%、2021年84.74%。
大家都不傻,中国未来发展前景肉眼可见,就算要躺平,也得找有前途的大平台。
有人不回来也无所谓,受西方英雄主义思想影响,很多人还觉得科研是靠某个天才推动的,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的瓦特也不是科学家而是一线的工程师。
到了现代,科研需要的是集团军规模的共同作战,需要无数不同思想的反复论证、探索。都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但实际上牛顿不过是几十个项目组之一的带头人,各个组都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只是牛顿带领的项目组率先论证了而已,没有牛顿也有会张顿、王顿。
人才确实很重要、天才确实能够加速科技发展,但现代科研绝非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奇思妙点,那属于“民科”不属于科研,而且人才是成长的,数量规模有了、研究实践多了,不是人才也能变成人才。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开国元勋,大量集中于某县甚至某乡,难道是那个时代最精英的人提前十几年扎堆投胎?当然是平台、际遇、经历造就的。
太多的恶意对立无法一一批驳,网络上谣言、挑拨、制造对立,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怎么办?
最终还是要靠国家的发展,靠铁的事实一再戳破谎言。比如经过三年疫情,认为“国外月亮更圆”已经没什么市场了,我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问题,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而在最终达成之前,决不能让“敌间”肆虐,唯一的办法就是全社会动员,用国家安全部的话说,就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防范,筑牢反间防谍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这种局面不会维持太久,或许几年后,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就会让“用间”变得可笑,届时网络世界会突然变得风清气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62473927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